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32篇
  免费   4411篇
  国内免费   9118篇
农业科学   9886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891篇
  2022年   2254篇
  2021年   3254篇
  2020年   3106篇
  2019年   2833篇
  2018年   2042篇
  2017年   2991篇
  2016年   2879篇
  2015年   3892篇
  2014年   3741篇
  2013年   4669篇
  2012年   5574篇
  2011年   6073篇
  2010年   5693篇
  2009年   5398篇
  2008年   5195篇
  2007年   5213篇
  2006年   4815篇
  2005年   4149篇
  2004年   2115篇
  2003年   1804篇
  2002年   1477篇
  2001年   1634篇
  2000年   1809篇
  1999年   1995篇
  1998年   1956篇
  1997年   1619篇
  1996年   1476篇
  1995年   1386篇
  1994年   1214篇
  1993年   1160篇
  1992年   977篇
  1991年   811篇
  1990年   694篇
  1989年   597篇
  1988年   456篇
  1987年   274篇
  1986年   169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5篇
  196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的进展及应用情况。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规模已达到22 089份,经与国内外作物品种DNA指纹库比较,是全球品种数量和建库规模最大的DNA指纹库,并且在区域试验、品种权保护及种子质量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至今已开展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等达40 000多份次。同时,对DNA指纹库构建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建议继续发挥SSR标记的作用、加快推进SNP标记的研发、发掘In Del标记的应用潜力并持续关注测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993.
将420只体质量为(15.32±2.01)g的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设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处理组分别腹腔按体质量注射10、15、20、25、30mg/kg的醋酸铅溶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每隔2d注射并称重1次,共注射10次,期间记录小鼠体质量及临床表现。当小鼠体质量达到25g以上时,分批对各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超排处理,腹腔注射10IU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MSG),47h后注射10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并与公鼠合笼。合笼后87~96h内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观察卵巢、子宫形态,并统计胚胎数,同时制作卵巢、子宫石蜡切片,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研究醋酸铅对雌性小鼠卵巢、子宫组织结构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当醋酸铅染毒剂量≥20mg/kg时,可明显抑制小鼠体质量的增长,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趋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2)染铅组母鼠早期胚胎发育受到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回收胚胎总数以及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和囊胚的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各染铅组退化胚、延迟胚数和未受精卵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染铅组卵巢中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原始卵泡、闭锁卵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染铅组小鼠卵巢和子宫形态发生明显畸形,当醋酸铅染毒剂量≥20mg/kg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且上述变化均呈明显的剂量一时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醋酸铅暴露剂量≥20mg/kg时,可对小鼠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使母鼠生殖器官卵巢和子宫的结构造成严重损害,并影响其生殖功能与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平房仓横向通风技术在玉米储藏上的应用效果,明确玉米储藏过程横向通风工艺及其参数,利用高大平房仓中设计安装的横向通风设施,以及在储藏玉米粮堆中预埋的插入式毕托管,对高大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进行实仓测试。全面开展了玉米储藏过程中横向通风工艺应用研究,测试了在横向通风系统通风时,风速、风量、系统各部分阻力和粮堆压力分布。研究发现,在储藏玉米的高大平房仓中应用横向通风系统时,粮堆单位粮层阻力较小,在实用单位通风量时,横向通风系统总阻力不大于1200Pa;同时横向通风还具有风量分配均匀、粮堆通风均匀性良好的特点。该研究为玉米在配备横向通风系统的高大平房仓储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王超  赵集贤  王会 《农业工程》2015,5(S1):66-68
中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的蕴藏量极其丰富。为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必须对秸秆收集、储藏以及利用过程中各成分、物理特性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因此,对农作物秸秆计量检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其研究和应用极具价值。介绍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现状以及秸秆的使用价值,主要针对秸秆水分含量、元素含量、木质纤维素含量以及热值这4种参数指标的计量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也探讨了有关秸秆物理特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六个猕猴桃品种在六盘水市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较优6个猕猴桃品种为试材,利用引种技术进行品种的引进及筛选,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物候期、适应性、果实品质等指标,以优化和调整六盘水猕猴桃品种结构,探明并确定贵州猕猴桃主产区六盘水市适应性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根据各品种的表现和"合理-满意度"分析,在六盘水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红阳",成熟期为8月中下旬,总糖含量为11.90%,口味香甜,果肉为红色,667m~2产量742.8kg,"金艳"成熟期为9月,667m~2产量1 018.6kg、单果质量118.43g、香味浓郁、果肉金黄色,"贵长"成熟期较晚,667m~2产量为1 401.7kg,香味较浓、果肉翠绿色;表现不好的品种有"西选2号""楚红",这2个品种产量均较低,果实口感一般;表现相对较好的品种有‘Hort 16A’口感较好,但抗病性较弱,"和平2号"单果质量156.80g,但667m~2产量仅有953.1kg,"海沃德"667m~2产量仅有703.6kg,表现不稳定。"红阳""金艳""贵长"在六盘水地区表现良好,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土壤结构、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10%(M10)、20%(M20)、30%(M30)、40%(M40),以单施化肥(M0)和不施肥(CK)为对照6个施肥处理,测定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团聚体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随有机肥等氮部分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玉米各生育期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WD)不断增加,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形维数(D)不断降低。与M0处理相比,M30和M40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子粒产量,表现为M30>M40;M20、M30、M40处理较M0处理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了13.29%~25.03%,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了39.84%~114.06%,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了36.49%~54.05%;蛋白质含量表现为M30和M20处理显著大于M40处理,M30与M2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淀粉含量表现为M40>M30>M20,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M40和M30处理显著大于M20处理,M30与M4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与抽雄期、成熟期土壤团聚体R0.2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AD、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玉米生产中,利用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培肥土壤,需兼顾玉米产量和品质,30%为适宜的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比例。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 (Doubleday)(鳞翅目:卷蛾科)的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特点,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在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共有4种类型感受器,分别是着生于产卵器上的毛形感受器(STⅠ,STⅡ,STⅣ),着生于口器上的毛形感受器Ⅲ型(STⅢ)、栓锥形感受器(SS)和腔锥感受器(coe),着生于复眼上的锥形感受器(SBa)。樟子松梢小卷蛾上观察到的这4种类型的感受器,在形态、类型和分布上,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同部位观察到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99.
Average maize yield per hectar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the improvement in high-density tolerance, bu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grain yield response to high planting density. Here, we used a population of 301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YE478 × 08–641 to detec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16 yield-related traits under two planting densities (57,000 and 114,000 plants per ha) across four environments. These yield-related traits responded differently to high-density stress. A total of 110 QTLs were observed for these traits: 33 QTLs only under low planting density, 50 QTLs under high planting density and 27 QTLs across both densities. Only two major QTLs, qCD6 and qWKEL2-2, were identified across low- and high-density treatments. Seven environmentally stable QTLs were also observed containing qED6, qWKEL3, qRN3-3, qRN7-2, qRN9-2 and qRN10 across both densities, as well as qRN9-1 under low density. In addition, 16 and eight pairs of loci with epistasis interaction (EPI) were detected under low and high planting densities,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nine and 17 loci showed QTL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QEI) under low- and high-density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These interactions are of lesser importance than the main QTL effects. We also observed 26 pleiotropic QTL clusters, and the hotspot region 3.08 concentrated nine QTLs, suggesting its great importance for maize yield.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multiple minor QTLs, loci with EPI and QEI, pleiotropy and the complex network of “crosstalk” among them for yield-related traits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plant density, which increas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yield-related traits for high-density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